 |
偃师银条,是河南省偃师市特有的根茎蔬菜。形状、味道与绿豆芽相似。偃师银条种植历史悠久,洁白光亮,质地致密,色白鲜嫩,清脆爽口,具有解酒清神、消腻利口、增进食欲等功能。是各种宴席上的著名凉拌菜。 |
|
|
产品展示 |
 |
生产情况 |
偃师地处伊洛河冲积平原,气候温和、水量适中,是银条的原产地域。2010年,偃师银条产量占全中国银条产量的95%以上。产品远销泰国、越南、蒙古、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,深受客商欢迎,被称为“世界奇菜”。并被出席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各国元首称为“世界奇菜”。2005年6月1日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,偃师银条正式获得原产地域保护。银条是偃师特有的绿色健康食品。偃师当地采用高科技真空灭菌技术,将银条生产成罐头等色香味美、多种规格的产品,远销海内外。
|
|
|
特性 |
银条又名草石蚕、罗汉菜、螺丝菜等,在西北地区俗称“地灵”,学名银苗,银条菜等。属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为草石蚕类以地下茎作为食用部分的一种蔬菜。地下茎白色,肉质脆嫩,无纤维,味甜,含水分较多,营养丰富,可炒食、煮食、凉拌等。[5] 地灵是生长在中国西部半干旱、半沙化土壤中的特殊植物。[5]银条喜光照、耐潮湿,沙质土壤栽培尤为适宜。春分前后播种,谷雨前后苗齐,6、7月份进入旺盛生长期。银条生肓期约300天,一般亩产1800-2500公斤。
|
|
 |
|
|
 |
营养功用 |
它富含一种被世界食品医药界誉为“健康宝贝”和“超强双歧因子”的物质-水苏糖。作为天然四糖的水苏糖,简单的结构表示为半乳糖-半乳糖-葡萄糖-果糖。是功效最优越的益生元,是已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寡糖产品。添加水苏糖的食品,因为具有抗衰老、健康防病的功效,日渐风靡于日本和欧美市场。据现代科学测定:银条富含糖类、酚类、维生素C、粗蛋白、氨基酸、有机酸等物质,对软化血管、降低血脂、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。
|
|
|
|
历史渊源 |
银条是偃师的土特产,据《偃师县志》记载,明朝弘治年间偃师银条曾为宫廷贡品。据偃师县志载,银条原名“尹条”。据说因商汤宰相伊尹培植而得名。伊尹擅长烹饪,更喜种植蔬菜。便在帝都西亳(偃师古称谓)的南郊培植出了紫花绿叶高不过膝的根茎蔬菜,即银条。当时人们为感谢伊尹,便称此菜为“尹条”。只是此菜生长环境极为挑剔,需要土地有水而不湿,有沙而不松,只在偃师伊洛河汇源之处的寺庄一带生长,故该菜产量低,价格昂贵,有“白菜九畦,难抵银条一席”之说。旧时当地菜农靠它换回白花花的银子,便又称它为银条,视为宝菜。
|
|
 |
|
|